國內外普遍采用的修理方式有預防修理和事后修理,預防修理又分狀態監測修理和定期修理。 (1)狀態監測修理:以設備實際技術狀態為基礎的預防修理方式。一般采用日常點檢和定期檢查來查明設備技術狀態。針對設備的劣化部位及程度,在故障發生前,適時地進行預防修理,排除故障隱患,恢復設備的功能和精度。
優點:設備經常保持完好狀態,充分利用零部件的使用壽命。
缺點:經濟性較差。
實用于:重大關鍵設備,故障發生后會引起公害的設備。
(2)定期修理:以設備運行的時間為基礎,具有對設備進行周期性修理的特點,根據設備的磨損規律,事先確定修理類別、修理間隔期、修理內容及技術要求。
實用于:掌握磨損規律的設備。
缺點:易造成修理過剩或修理不足。
2、事后修理:設備發生故障或性能和精度降到合格水平以下,因不能再使用所進行的非計劃修理。 對于因設備故障而導致較大損失的設備,不宜采用事后維修。但對于故障停機后再修理不會造成損失的設備,事后維修更經濟。 |